这次药品追溯码“小试牛刀”,就发现重大违法线索,其威力不容小视。通过扫码阅读追溯码信息,可以知道药品和耗材从哪里生产,销售到哪里去,是否经过药贩子插手,有没有逆向回流等现象,进而实现药品耗材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。假如扫码查真假成为监管的常规手段,生产销售假药、倒卖回流药、串换耗材等违法行为就会无处遁形。…[详细]
据媒体报道,郑州一家餐馆在10月9日闭店之后,老板没有选择一走了之,而是贴出通知,要悉数退回顾客的预存款,至今已经退回近50万元。这与此前一些无良商家一旦闭店就“跑路”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。然而,要让商家关店之后,消费者的预付款不再“打水漂”,光靠商家的自觉恐怕不行,还需采取“硬措施”防止消费者“讨账难”。(10月31日中工网)…[详细]
从摆放玩偶、香氛、绿植,到更换电脑支架、个性键盘,在新一代职场人中间,正兴起工位“装修”热潮。为啥越来越多的职场青年愿意花心思装点工位?“干活压力大的时候,可以捏捏小熊玩偶解压,心情立马好了不少。”在广告公司上班的杨阳说,他桌上摆放着类似记忆海绵的“捏捏乐”玩具,能帮助缓解压力、安抚情绪。 (10月31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…[详细]
行政执法中的“烦企扰民”问题怎么破?当前,越来越多地方给出了答案:“无事不扰”。前不久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中提到,浙江统筹各执法部门检查计划,实现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、一次到位”,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。(10月31日《人民日报》)…[详细]
11月还没到,“双11”的第一轮促销已经结束了。今年大促从10月中旬开始预售,比2023年又提前了10天左右。各大平台的优惠力度看起来不小,实际效果如何呢?第一轮大促之后,“拉夫劳伦卖爆单”意外登上了热搜,倒不是这个品牌有多么受欢迎,主要是因为其单品价格高,还支持极速退款,很多原本只需要买1000来块钱的消费者就选择了用它凑单,享受完满7000元减560元的优惠后马上退款。…[详细]
10月29日,多名学生反映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餐饮公司将学生外卖扔垃圾桶,还辱骂殴打学生。学校回应,已经和餐饮公司谈妥,让他们必须道歉赔偿。(10月30日澎湃新闻)…[详细]
10月29日,24岁的陈欣在网上左挑右选,最后花300元,给自己买了一款多为老年人在用的简配版手机。小机身,只能拨打电话、收发短信。销售手机的商家也表示,“老年机”仍有市场,除了老年人,的确有不少年轻人购买。(10月30日“并州新闻”客户端)…[详细]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8日对外公布《“双11”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》,要求电商平台严格规范促销行为。严格禁止“二选一”等违法行为,公平有序参与市场竞争。围绕促销工具、折扣展示、优惠发放、结算支付等关键环节,全链条优化促销规则,保障活动规范、透明。 (10月30日法治网)…[详细]